1月4日至6日,苏州
周五晚8点,苏州火车站门前大兴土木,一片狼藉。不过,乘上1路,只转过第一个弯,平门桥廊檐飞翘,流光溢彩,便知道自己还是最爱苏州。
苏州还是很古,不是一点两点的古,是整个都古,不是很做作的那种古。公交车站和路灯的式样、白墙黛瓦的长围墙上各式各样的花窗、安静巷子里的老房子、缓缓流淌的小河、还有可爱至极无可替代的苏州话,温软糯滑,抑扬有致。
不好的是景区附近,铜臭太过,玄妙观两边花花绿绿的廉价旅游商铺遍布,进入侧殿的通道居然是在商铺与商铺之间。
周六10点,临顿路上的哑巴生煎,馅是甜的,许多汤水,底烘得很好吃。走去苏州博物馆大概需要分钟,可能是想得太好,外观倒是让我有点失望。太新的缘故吧,可能再过5年,白的墙上染上些风霜,浅灰的屋檐斑驳成深黛就更好了。博物馆前是一条步行街,边上商铺林立,商铺的后面是一条小河。
每个展馆都很小,展品虽然不是很丰富却很精美且富有吴地特色,转过去,发现展馆与展馆之间的外面的小空地里,一株迎春花婀娜绽放,而你透过展馆的六角形窗口也可以看到它,像是在自己家的庭院。到“虎丘云岩寺出土文物”展厅时,一面黑色透明质地的落地窗帘外的博物馆内花园美景令我大吃一惊,笔拙无法形容,有图为证。这个展厅的中央,“越窑青瓷莲花碗”,美轮美奂。
(苏州博物馆内花园景)
苏博连着旁边的忠王府,忠王李秀成从门口的雕像来看倒是浓眉大眼,英气十足。
再旁边就是著名的拙政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许多年前的夏天去过一次,人多,炎热,忘了景致,只记得后来有一张照片上,当时男友今日老公透过一个花窗给我拍照,我坐在长廊上,长廊往上往后延伸,渐渐淡出视野,不知道迂回回转到哪里。现在门票太贵,游客云集,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
(粉墙黛瓦)
平江路上寻找“全晋会馆(今昆曲博物馆)”未果,又要赶着回家吃饭,便算了。
下午两点,终于又喝到婆婆在冬至时买的、一直留到现在的“冬酿酒”,我昨晚还念叨今年没喝着呢。这种糯米制的酒,是甜米酒的味道,有桂花,有气泡,只在冬至那天才供应,过期不候。加上苏式话梅、糖年糕,每次都让我馋得要流口水~~
婆婆公公大力推荐我们去“重元寺”,已经说了不止10遍。于是2点半,出发。
公交车是破破的那种,在苏州工业园区就开了整整30分钟,然后开到了“维亭镇”,然后居然是“阳澄湖”,最后,在跋涉颠簸了1小时分钟后,才在3点50到达。
走进去,走进去,渐渐开阔,两边的浮雕是菩萨普渡众生的数十愿,然后,过一个门,湖光潋滟,庙宇庄严。“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始见吴郡大,十里郁苍苍。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陆,骄阗会四方。俗繁节又喧,雨顺物亦康。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于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