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印度:第六站,奥兰加巴德
唐僧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故事。我虽无法相比,但也有五五二十五回的游历。从印度的最南端特里凡得朗,到北端大吉岭,由西里古里出印度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再到尼泊尔的奇得旺国家自然保护公园;蓝吡尼,博卡拉。最后经香港回到深圳。历时四十五天又十二小时,有惊有险有难有趣有赞叹,容我回回道来。
第六回:埃洛拉石像壮观无比赞叹,阿旃陀窟精彩异常观止。
要说埃洛拉和阿旃陀石窟给我的震撼,有两件事可以很直观的体现出来。一件事是在去印度前,我和本游记开篇中提到的那位“资深旅行家”聊天时,说到我去过的重庆附近宝顶山大足石刻的辉煌,眉飞色舞赞叹不已。而他因先前在印度最糟糕的热天去过一次印度,虽然来去匆匆,也还是去看了印度的泰姬陵和瓦格纳西,不以为然地对我说:如果你去了印度就不会再因中国的石窟艺术而激动了。我听了虽有些郁闷,但也更加想去印度一见他所说的登峰造极的印度宗教石窟了。第二件事是前不久,我和老公响应他同事的号召,去湖北神农架和河南考古游。到达洛阳之时,在他那位历史学的同事关于龙门石刻伟大描述的鼓舞下,花了一百二十元的门票,也怀着同样渴望一见开凿于北魏,兴盛完工于唐代的浩大的石窟群的心情,走进了龙门石窟。可因为已看过了印度佛教石窟,结果和那位“资深旅行家”的感觉竟然一样,对龙门石窟多少有些许失望。不仅是号称万尊石佛造象,完整的佛象不到十分之一。而且,佛像较之印度要少了很多的生动和传神。与那位历史学同事在看了龙门石窟后,激动的发下誓言“从此要看完中国的其它三大石窟”相反,我们则感到:仅就石窟的精美和壮观度而言,看了印度的佛像石窟后不要在看其它石窟了。否则,只能是失望和白花银子。这与爱国与否不相干,主要是因为:对于同样是世界文明古国的印度和中国而言,宗教的石刻艺术在印度,而我们的青铜器和瓷器是世界之最。
话说我们到了孟买并没有先住下,而是直接上了火车站旁去奥兰加巴德的长途汽车,先去看埃洛拉和阿旃陀的石窟,待三天后再返回孟买。奥兰加巴德;埃洛拉和阿旃陀正好构成三角形的三个点,所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