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印度行-斋浦尔
从印度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知道我去印度的人都问我,印度怎样?我说:“很好。”在印度,当地人也问我,你觉得印度怎样?我也说::“很好,我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因为一次是看不够的。”离开印度的时候,在德里国际机场,遇到一个从欧州来的华人,他只在德里待了几天,提起印度,一脸的不屑,脏、乱、差,和欧州没得比。我知道印度是个什么国家,知道在那污泥和尘埃下掩盖的是什么。所以我不在乎马路上的牛屎,满街乱跑的突突车,简陋的设施和并不光鲜的衣着。相反他们对艰苦生活的忍耐力及乐观、豁达的态度,却深深的感染着我。在印度,我没有看到吵嘴与打架,也没有遇到冷漠与粗暴。在印度,被抢是不太可能的,偷窃这种事,我也没有见到,印度的神庇佑,这次印度之行很顺利,即使旅游业者的骚扰,也很少遇到,他们只是想多赚点钱而已,只会用软功,并不会动粗。
北京奥运会,他们也知道,从阿格拉回德里的火车上,那个印度军官问我今年中国的金牌会不会超过美国。在斋浦尔的麦当劳,挂着08北京奥运见的海报。说到奥运,我觉得在国际化方面,中国应向印度学习,例如在印度的很多公共场合,都有英文的指示牌,在各地的火车站及机场无论是电子显示牌还是广播,都会有印度文和英文交替出现,每一趟列车几时到,在几号站台,都有清楚的双语显示,英文字体大小与印度文一样,在广州的地铁站及火车站也有中英文指示牌,但英文字体象爬在中文字下的蚂蚁,象我这样眼神不好的人,要贴得很近才能看得清楚,装饰性多过实用性。在印度,读过书的人都会一点英文,即使遇到不会英文的人,他们也会找会英文的人来回答你的问题。作为一个外国游客,在印度,语言的障碍不大。
思绪又回到那次旅行,1月26日,广州的天气阴冷,长江中下游的恶劣天气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乘客们聚在机场电子显示屏前,查找自已搭乘的航班是否也延误或取消,不幸的是,虽然我是到北京转飞德里,北京的天气也很好,可是那班国航的飞机还是取消了。国航的地勤人员帮我转到南航,南航的柜台前人山人海,敢情其他航空公司的灾民都跑到这儿来了。办了登机牌,却被告知还要到15号窗盖章,因为我是其他航空公司转过来的。奇怪,只见12,13,16,17号窗,就是不见14,15号窗,旁边柜台的人一指,怪不得,其他窗口的牌子都亮着灯,只有这两个柜台黑着,就在这黑着的柜台前也围了一堆人。好不容易挤进去盖了章,后面已是厚厚的一堵墙。挣扎了几分钟,破墙而出的时侯,已是丢盔卸甲,气还未喘定,又急忙赶往登机口。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折腾,我终于坐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尽管第一步就如此不顺,可我的印度之旅还是开始了。
飞机在德里机场降落时,已晚点1个多小时,此时是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多,换了钱,刚出机场,就见PRE-PAY TAXI的柜台,一问到新德里火车站要310卢比,网上说只要0多卢比,这个柜台一定是攻略上说的会坑人的那个,继续往前走,寻找传说中的机场巴士和另一个PRE-PAY TAXI的柜台,问了很多人,包括机场的工作人员,都说没有。因为已经订好早晨6点多到斋浦尔的火车,为了不误火车,只好接受了那310卢比的贵价的士,收钱的时候,那人只收了我300,大概他也觉得黑我太多。关于机场巴士,后来遇到的中国人也有人坐过,只是时间不同,回程时,也曾在德里的中心广场寻找过机场巴士,得到的答复是“no people, no bus”。
网上预订火车票的好处是不必费时间再去火车站和那些旅游业者周旋,但也有不利的,就是行程都已确定,不够灵活,当然也可以退票,不过要损失银子。
新德里的火车站的确如攻略上说的有清楚的指示,除了1号站台外,其他站台都可从1号站台上桥,桥上的每个出口依次通向不同的站台,出口有电子显示屏显示站台号及将停靠的车次。找到站台,上了车,当然我也留意了一下车厢及站台上贴的旅客名单。特意订了这趟车,也是为了体验一下如飞机舱般的服务。车上的服务员比空姐还忙,从上车到下车,不停地送吃的、喝的,有几次以为没有了,结果过不了多久,又送来了。感觉上一路上都在吃吃喝喝。吃喝之余还有报纸看,有不同的报纸可供选择,其中一篇报导说在喜马拉雅山东麓有一个叫塔旺(音译)的地方,当地对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宣布主权一直不满,他们认为自已是印度人,希望印度干预,我想如果他们真的不想当中国人,未必就想当印度人,从德里机场的简陋,可以想像与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有一定距离,中国政府应当加强对边远地区的宣传教育。印度人很乐于助人,当我把行李搬上搬下的时候,总会有人主动帮我。
斋浦尔 Jaipur
火车晚点了近两个小时才到斋浦尔,一下火车,找到PRE-PAID 的突突车,30卢比,直奔EVER GREEN GUEST HOUSE,车子七拐八拐进了一个小巷子,在一个不起眼的民房前停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EVER GREEN?我半信半疑地下了车,门口的招牌的确写的是EVER GREEN。进去一问,里面的人先是说没房,旁边一个不知什么人跟他嘀咕了几句,他才勉强说有一间,不过要350卢比。攻略上说350卢比是那较贵的房间,他该不是将最差的房以高价给我吧,这只是第一家,接着找。出了EVER GREEN 又找了几家,奇怪,这儿的GUEST HOUSE 象约好了似的,有名的都说没房,没名的也要价很高。难道这段时间是旺季吗?可我在找房的过程中,只见到两个韩国人,没见到其他外国游客。遍寻不果之后,身上的大包也越来越重了。回去再找EVER GREEN,350就350吧,大不了明天找到便宜的再搬,吃回头草也不是第一次了,在德里机场已经吃过一回了。谁知这回,EVER GREEN那个伙计很坚决地说“No empty”。硬着头皮再去找,一路上碰到不少想赚钱的人,都没搭理他们。身上的包越来越重。经过连夜的飞行,又一早坐几个小时的火车到这里,已是下午4点钟了,无奈只得接受了一个拉客仔的提议,去他介绍的旅店Hotel Garden。这家旅店的单人房有卫浴,250卢比,比我预算的多了50卢比,看来这50是给拉客仔的。这家店住的都是当地人,在我住的两天里,没有看到一个外国游客。不光是这家,在这条街进进出出的,似乎只有我这一个外国人。周围的店铺也都是做本地人生意的。看到旅馆卡片上的图示,才知道原来这是火车站附近station road 拐进去的一条小巷子,巷口正对着station road 上的一个著名的电影院Polo Victor Cinema,穿过Station Road 就是主干道MI Road。闹了半天,我又往回走了!住宿时要填一份只有外国游客才填的表,说是给警察局的。我因为入住时未即时填表,结果店主催了我好几次,看来他们还是很怕警察的嘛。怕警察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后来我在贾沙梅尔住宿的时候,就没人让我填那个,但在焦特浦和阿格拉,店主都是传统的印度老人,对这张表都很认真。
洗漱完毕,换了身衣服,已是下午5点多了。上午的火车餐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这个城市有个麦当劳。出了巷口,跟突突车司机说去麦当劳,围上来的司机不少,可没一个听得懂我要去哪儿,有一个穿着较体面的路人帮我做了翻译,但显然说的是另一个地名。在这个城市的几天里,由于没找到合适的餐馆,我每天都把麦当劳当饭堂。但每一次让司机明白麦当劳这个地儿都费了很大劲。后来在麦当劳,我问一个从焦特普来的印度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她说是你的发音不对,接着她用浓重的印度口音教我,可我怎么都学不会。印度口音,我在买笔的时候也遇到过一回,当我说“Pen”的时候,对方拿出了一包饼干,我说是写字用的,对方才恍然大悟:“Ben”,从柜子里掏出一支笔。印度人对麦当劳的兴趣不大,但对电影院却很清楚,之后我去麦当劳,只要告诉他们麦当劳旁边那个电影院的名字就行了。回去的时候,也只说是去Polo Victor Cinema。
第二天一早去粉红之城(旧城),风宫和城市宫殿都在那儿。斋浦尔虽然称作粉红之城,但以粉红色装饰的只是旧城,那里有旧王宫及传统集市(Bazar),旧城的边缘有粉红色的城墙,进入旧城的主干道有漂亮而又不失威严的旧城门。出了旅馆的巷口,两边的店铺还没有开门,街边有几个奶茶档,早起的印度人三五个聚在一起吃着印度式早餐,见到我,也热情的向我打招呼。我对街边档的卫生状况还没有信心,所以直接叫了辆三轮车30卢比去风宫。经过一道古老的城门,进入了粉红色的旧城,到达HAWA MAHAL(风宫)时,天还未亮,风宫还搭着脚手架,几只猴子跳来跳去,大群的鸽子突然从风宫的墙壁上飞出,消失在远方微现的晨光里。因为云层太厚,我无法拍出阳光与风宫的光影变幻。这里也是个交通枢纽,很多司机围在奶茶档前。一队骆驼驮着几车物资经过,不一会儿,又有一支大象运输队从相反的方向迎面而来。风宫就在路边,很容易找,但城市宫殿(CITY PALACE)的大门却藏在深深的巷子里,问了几个人,拐了几个弯才到。城市宫殿比我想象的要好,特别是在宫殿内的艺术品馆内,头戴红巾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馆内各种绘画、古籍、手工制品、皇家用具的来由。其中有一幅藩王的画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画中人的眼晴和脚尖都是对着你的,在城市宫殿内有两个著名的大银罐,据说是当年藩王出国时用来装恒河水的,现在成了游客到此一游的最佳纪念照背景。出了城市宫殿,正遇上往琥珀堡(Amber Fort)的公交车,5卢比到了琥珀堡。在印度只坐过这条路线的公车,因为印度的公交车没有阿拉伯数字,怕坐错车,我让当地人帮我拦的车。琥珀堡座落在半山腰,从山脚走到琥珀堡的大门并不费力,但要走到山顶的Jaigarh Fort 却要耗不少体力。琥珀堡内最著名的是镜宫,用细小镜片镶嵌的天花板与墙壁,闪闪发光,如一座银色的宫殿。琥珀堡与Jaigarh Fort 主要的功能都是防御。在琥珀堡内,如果没有人带路,很难找到出口,堡内通道狭长而曲折,象一座迷宫。出了琥珀堡一直往上走就是Jaigarh Fort, 有城市宫殿的票一星内参观Jaigarh Fort是免费的,不过相机票要另买。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四点了,见有几个西方人上了路对面的一辆白色公交车,便马上跟过去,确认是经过风宫后,我也上了车。这一天是如此的顺利,没有前两天的烦恼,我以为我的印度之行终于顺风顺水了。
幸运与不幸总是接踵而至,第二天一早醒来,照镜子的时候吓了一跳,一只眼晴布满血丝,眼睑有些肿,临行前什么药都带了,连滴耳液都有,就是没带眼药水。仔细回想前一天发生过什么事,让我的眼睛遭此劫难,突然想起到风宫后,为换零钱付车资时,误闯了神庙,周围都是黑压压的,只有那儿灯火通明,还以为是汽车站售票处呢。该不是神在惩罚我吧,越想越后怕,要是为了这次印度之行丢了一只眼晴,就太不值了。印度的医疗费用对本国人是很便宜的,但对外国人收费就很贵,而且因为普遍卫生条件较差,我对印度的医院不抱希望,难道就此打道回府吗?印度之行才刚刚开始,对于准备了半年的这次旅行,如果就这样结束,我心有不甘。按计划,我今天晚上会离开斋浦尔,搭夜车去贾沙梅尔。边收拾行李,边做着思想斗争,行李收拾好了,主意也拿定了,按原计划行事,至于眼晴,先在药店买眼药水应急,以后再视情况而定。我住的旅馆附近就有两家药店,药品的包装上已印好价格,Rs,相当于人民币4元,印度的医疗费用比中国便宜得多。印度很多工厂生产的产品都在出厂包装上标明了价格,药品、水、面包等,中国在物价控制上是否也应参考印度的方法呢。
今天一天没有特别安排,只是在城内到处逛。在一家小食店吃了奶茶和馕,这是我在印度最喜欢吃的两样食物。奶茶Rs4, 馕Rs15。这两者的发音都和中国的发音差不多,不会英语的人用中文点这两样东西,应该都没有问题。早上的斋浦尔还是很热闹的,上学的学生,勤劳的小贩,至于政府部门和企业却很晚才开工。沿着MI ROAD,一直走到邮政总局,早上八点半,邮局还未开门,一打听,要到九点半才开门。等到九点半,又说要到十点才办公。在等待期间,在加油站,有一个人问我是哪来的,自打到了印度,总被人当成韩国人,刚才就有一个上来搭讪的问我是否从韩国来,我说不是,是CHINA,“Oh, THAILAND”,之后,这个人每次见到我都”THAI,THAI”的. 加油站的这个人穿着一件有中文字的工作服, 他说这是他在北京的哥哥给他的,他问我去哪,并说他今天放假,可以用摩托车送我去,我婉言谢绝了.可是走了没多久,听见后面摩托车响,他说他要去斋浦尔塔附近的办公室,因为我要去斋浦尔塔换钱,刚才问过斋浦尔塔的方向,他知道我要去那儿.既然如此,为了节省时间,我坐上了他的摩托车,他说他知道有另一个较近的换钱的地方,结果却是POLO VICTOR CINEMA附近,换了钱,他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因为我要去邮政总局,又载我到了邮政总局.到了邮政总局,他还不想走,他不是要跟我一天吧,因为他刚才说过想请我喝茶之类的,我猜斋浦尔塔办公室,甚至北京家人都是不存在的,为免节外生枝,我忙说会在邮政总局待很久,不想耽误他时间,说完一头钻进邮政总局,身后还不断传来他的声音”我叫米沙, 记住,米沙”
我本想在邮政总局寄明信片回去,却不料偌大个邮政总局居然没有明信片卖.中午在麦当劳遇到了台湾来的小瑜,这是我到印度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非韩国人的亚洲人.而且可以说中文,小瑜也是一个人来的斋浦尔,我们聊了很久,下午我们一起去网吧上网,这里的网吧要Rs半小时,Rs40一小时,而且无法上中文的网站.小瑜提议看电影,我们在麦当劳旁边的电影院买了晚上6点的电影票,Rs60三个小时,至于是什么电影,我们全不知晓,.印度很多场合都会划分女士区域,火车站有女士候车室,火车有女士车厢,连电院买票都有女士窗口.晚上电影院外聚集了很多人,有不少是游客,进得电影院大厅,我们被电影院内的辉煌与气派惊得张目结舌,只见闪光灯不停地闪.游客们纷纷拿出相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电影是印度语的,我们只能根据画面猜测故事情节.情节很俗套,扮酷的男主角,装可爱的女主角,少不了的印度歌舞,多了香港式的打斗.好莱坞式的场面.我看过另一类的印度电影,比如一部叫”水”的电影, 没有任何歌舞场面,但画面之纯净,主题之深远,堪称亚洲电影的上乘之作。
电影结束后,和小瑜告别,回到旅店取行李,我已在当天中午1点CHECK OUT ,行李暂存在旅馆内,取了行李直奔火车站.火车晚点,凌晨1点多才到站,找车厢的过程中出现惊险的事,我找不到那节车厢了,因为这趟车订不到AC,我订了这次旅程中唯一的一段SLEEPER CLASS,为了体验著名的女士车厢,在网上订票时刻意选了LADIES,车厢号是S4,但是我找来找去,只见S3,S5而在S3与S5之间有一些行李车厢,问了N个人有N个不同的答案,本想随意上一节车厢再找,但又怕那些不同类别的车厢门会上锁,通不过,焦急中有人指着行李车厢后面的一节没有车厢号的车厢说,那就是S4,上车一看,全是男人,晕!可能是凌晨时分,脑子开始休息了,一时转不过来,还一味地想找女士车厢,车厢里的男人笑了.大概因为女士车厢人数太少,临时改成了GENERAL.把行李丢上上铺,我已筋疲力尽。谁说SLEEPER CLASS不查票,睡得迷糊时,有人在推我,原来是列车员查票,查票的时间用得比国内长,但只是在票上打了勾,并没对护照。发现很多时候,列车员查票并没对证件。列车在轰隆声中直奔终点贾沙梅尔而去。
(镜宫)
(城市宫殿-银罐)
(琥珀堡外)